“中芯一号”助力“华系种猪”走向世界!

来源: 发表日期:2018-06-29 浏览量:6136

  众所周知,“中芯一号”以杜长大、F2资源家系、两头乌、苏太、嵌合家系、莱芜、二花脸、巴马香、疝气等群体作为参考群,涵盖猪从出生到屠宰共10个时间点,包含繁殖、生长肥育、胴体、肉质、免疫等七大类422个性状的相关位点,拥有51,368个SNP位点,其中包含81个亚洲特有地方品种位点。那么,这些猪种有哪些特性呢?

杜洛克猪

  美国猪种之一。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育成。亲本是纽约州的杜洛克、新泽西州的泽西红和康乃狄克州的红巴克夏。原称杜洛克泽西,现简称杜洛克。是美国分布广、饲养多的猪种之一。已由脂肪型转向肉用型。

  杜洛克猪体型紧凑,头轻,面微凹,耳中等大向前折弯;胸宽深,全身呈半月状,后躯发达,肌肉丰满;四肢粗壮结实;毛棕红色。成年体重,公猪340~450 kg,母猪300~390 kg。母猪产仔10头左右。生长肥育猪153日龄体重可达90kg。100 kg体重时,屠宰率75%,胴体瘦肉率61%。肌肉中脂肪含量3.5%,被誉为肉质较好的猪种。1972年引入中国,主要用作杂交的终端父本,生产商品瘦肉猪,杂交效果良好。

长白猪

  世界上分布较广的著名猪种,瘦肉型。产于丹麦,原名兰德瑞斯。于1895年用英国大约克夏猪与丹麦当地白猪杂交选育而成。许多国家相继引入,选育出各自的兰德瑞斯猪种。如有瑞系、荷系、德系、法系、英系、美系等。其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大多与丹麦兰德瑞斯相似。1964年初次引入中国,已分布全国各地。

  长白猪因其体躯特长,毛色全白,故名。头狭长,耳长向前倾耷;头、肩轻,臀部宽长,大腿肌肉发达,全身呈流线型;四肢软弱。乳头6~7对。成年体重,公猪250~350 kg,母猪约250 kg。母猪产仔数11头左右。生长肥育,猪6月龄体重达90kg,屠宰率达74%,胴体瘦肉率63~64%。多用于培育瘦肉型品种(系),和生产商品瘦肉猪的杂交父本。

大白猪

  原产于英国约克夏县。约克夏猪经过不同选育,形成大中小三种类型,大约克夏就是大白猪。大白猪全身白色,头中等大小,面部微凹,耳适中、直立,胸宽深适度。肋骨拱张良好,背腰较长,略呈弓形,臀宽长,后躯发育良好,腹线平直,四肢高而结实,胴体瘦肉率64%左右,乳头6~7对。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1头,生长发育较快,体型较大。

  大白猪是目前世界养猪业应用普遍的猪种,作为父系和母系,应用于杂交生产和配套生产体系都有良好的表现。在杜长大杂交生产体系中,大白猪作为母系母本使用。我国目前饲养的大白猪主要来自加拿大、英国和法国,分别称为加系、英系或法系大白猪。

皮特兰猪


  比利时猪种。1919~1920年在布拉邦特附近用本地猪与贝叶猪(Bayeux)杂交,再与泰姆沃斯猪(Tamworth)杂交选育而成。1955年被公认。是欧洲流行的肉用型品种。我国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从法国引进。

  皮特兰猪耳中等大,向前倾,体躯呈方型,四肢短,骨骼细,肌肉发达。毛色灰白夹有黑色斑点,或杂有红毛。背膘薄,胴体瘦肉率高,体重90kg时屠宰,瘦肉率达66.9%,后腿发达,但肉质较差,PSE肉发生率几乎100%。体重90kg后,生长显著减慢。母猪平均产仔9.7头。抗应激能力差,应激综合征(PSS)的发生频率高,属应激敏感型品种。宜作终端杂交父本。近期引进的皮特兰专门化品系,商品代猪可不发生PSE肉。

苏太猪

  由江苏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培育而成。1991年课题组以太湖猪为母本,与杜洛克(Duroc)猪杂交,其中太湖猪母猪共97头,包括小梅山猪23头,中梅山猪40头,二花脸猪28头,枫泾猪6头,杜洛克公猪12头,组建了含有50%太湖猪血统和50%杜洛克猪血统的基础群。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,横交固定,1年1个世代。至1995年达4个世代,作为一个新品系(D7系)通过农业部验收。

  1999年3月通过国家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猪品种专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,并改名为苏太猪。耳中等大、垂向下方,头面有清晰皱纹,嘴中等长而直,部分猪允许有玉鼻,全身被毛黑色、偏淡。公猪10月龄体重约126kg,母猪9月龄体重约116kg。母猪初产仔11~12头,经产仔14~15头。育肥猪达90kg体重日龄为178.9天。屠宰率72.85%,胴体瘦肉率55.98%,活体背膘厚1.96cm。

巴马香猪

  原产于广西和贵州两省的地方猪种。体型微小,毛色为“两头乌”。产区山岭延绵,丘陵起伏,海拔300~1100m,为少数民族聚居地。春秋温暖,夏季湿热,7月份后多雾,作物以玉米为主,水稻次之。

  由于交通不便,群众多养小型猪,仔猪2月龄平均体重6.93kg,不留公猪,小公猪配上母猪后即阉割肥育,5月龄公猪体重13kg,6月龄母猪体重16.65kg,10月龄体重41.35kg。母猪头胎产仔约8~9头,二胎达11头左右。在贵州的两头乌香猪体重较大,成年母猪体重可达70kg左右,体重56kg的肉猪屠宰率64.68%,膘厚3.78cm,胴体中瘦肉占37%,脂肪占31.12%。近年来,贵州大学从两头乌香猪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系,毛色全白,称为“白香猪”。

藏猪

  原产于青藏高原广大地区,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的山南地区、昌都地区、拉萨市,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、甘孜藏族自治区,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。1978年统计,有繁殖母猪6万多头。

  青藏高原有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区,2000~3000m的半山区和2000m以下的河谷区,猪多在河谷区。藏猪终年放牧,仅在严冬补饲少量精料,长期生存在恶劣高寒的条件下,形成一些独特的外形和生理特点,如嘴筒长而尖,呈锥形,适于拱食;四肢结实,蹄质坚实,善于奔跑;心脏发达,嗅觉灵敏,鬃毛发达,冬季密生绒毛;脂肪沉积能力强等。明、清史书上即有记载。被毛黑色,乳头5对居多,成年公猪体重约35kg,母猪约40kg。母猪头胎产仔4~5头,三胎以上6~7头。育肥猪在307日龄达53kg,日增重173g。体重平均49kg的肥育猪屠宰率66.6%,花板油比例8.3%,胴体中瘦肉占52.5%,脂肪占28.4%。

莱芜猪

  为黄淮海黑猪中的一个类群。中心产区在山东省莱芜市,分布于泰安市及毗邻各县,分大、中、小三种类型,成年猪体重分别为94kg、80kg和70kg左右,以中型居多。产仔数较高,母猪头胎产仔10~11头,二胎以上产仔13~14头。肥育猪日增重360g左右。76kg的肥育猪屠宰率70.15%,膘厚4.21cm,花板油比例12.43%。肌内脂肪含量较高,在60%以上。

二花脸猪

  太湖猪中的一个类群,以江苏省舜山四周为母猪繁殖中心。为太湖猪中产仔数较高的一个类群。1982年2月17日,江阴市月城镇一头二花脸母猪用梅山公猪配种,产仔42头(第八胎),活仔40头(28公,12母),窝重26.9kg,创造了窝产仔数记录。

太湖猪

  原产于长江下游,江苏、浙江和上海市交界的太湖流域,西至茅山山脉,东临东海,南过杭州湾,北及长江北岸高沙土地区的南缘。按照体型外貌和母猪繁殖中心等,太湖猪可分为二花脸、梅山、枫泾、嘉兴黑、横泾米猪和沙乌头等若干个地方类群,1974年起统称为太湖猪。1980年统计,有种猪60多万头。其中前4种类群较多。

  产区养猪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,到宋代、明代,人口增加,养猪业发达,随人口迁移与经济交往,相邻的南方、北方猪种发生杂交,北方以小型淮猪为代表,南方以大花脸猪为代表,各种杂交类群间再相互杂交,通过选择,逐渐形成近代的太湖猪。

  产区气候温暖,农业发达,群众多用圈养方式,以青绿多汁饲料喂猪,太湖猪逐渐形成了繁殖力高、肉质鲜美及凹背大肚、耳大下垂、性情温驯等特点。体毛黑色,梅山猪四肢末端为白色,乳头多为8~9对。成年公猪体重130~200kg,母猪体重100~180kg。以繁殖力高著称于世,母猪头胎产仔12~13头,三胎以上15~16头。育肥猪体重15~75kg阶段,日增重332g。屠宰率65%~70%,胴体中瘦肉占40%左右,脂肪占28%左右。国外将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期望,寄托于引入太湖猪以改良现代猪种。

  “中芯一号”现已上市,适合更多的地方猪种检测,欢迎订购。

 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、基础性的核心产业。“中芯一号”无疑为“华系种猪”的培育,提供了具有先进、实惠、实用的技术保障。有了“中芯一号”,“华系种猪”走向世界将变成可能!


分享: